6月29日,中国服务外包国际论坛暨《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09》出版发行会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举行。论坛聚焦“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现状与趋势”,就“服务外包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应对策略”、“危机中全球服务外包转型对中国的影响”、“ 中国服务外包提供商的服务创新” 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分析,并聆听了包括来自世界500强在内的中外资企业等有关服务外包的见解。
在论坛上,商务部部长助理王超指出,当前,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正进入政策扶持、产业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。2009年,全年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同比增长152%,超过100亿美元。服务外包产业成为吸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,8000多家服务外包企业新增就业70万人,其中新增大学毕业生近50万人,占全国同期大学生就业人数的约12%。服务外包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,完成“保增长、扩内需、调结构”的战略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,并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。
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沙海林在会上在会上介绍说,上海等20个城市已被列为“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”。上海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势头迅猛崛起。在2009年上海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7.62亿美元,同比增长20.8%,其中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10.36亿美元,同比增长20.3%。今年1-5月,上海服务外包合同金额7.04亿美元,同比增长2.03倍。上海正在加快制定上海服务外包十二五发展规划,重点聚焦金融、生物医药研发、人力资源、国际航运服务,文化与创意等重点领域。
上海市政协副主席、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、国家服务外包研究中心朱晓明在作题为“新政与新增”的主题演讲时指出,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发展非常快,中国离岸服务外包产业从2008年的46.9亿美元增长至2009年的100.9亿美元,据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预测,2010年还将增长40%至140亿美元。他建议,“将离岸外包政策部分或全部延伸至在岸金融外包、物联网、云计算等到相关服务外包领域。如对于完全外包、部分外包的金融机构,尽快出台全面监管外包行为法规”。同时,期望服务外包企业能够自主创新,向服务外包价值链两端进军,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端到端服务,通过兼并收购实现持久新增。